4 月 6 日,星期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在这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早晨,我们 13 名小记者怀着激动的心情,从晋城出发,乘坐牡丹号大巴,踏上了前往十三朝古都洛阳的研学之旅。
7:30,我们在新华小记者集结点准时登上大巴。透过车窗,晨雾如轻纱般笼罩着大地,远处的丹河湿地公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水墨画卷。车内,同学们兴奋不已,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天的行程,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车厢。
为了增添旅途的趣味,我们在车上玩起了游戏。首先是“颠三倒四,七上八下,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个游戏考验着我们的反应速度和团队协作能力,大家玩得不亦乐乎。接着,我们又玩了手指操游戏,通过各种有趣的手指动作,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也让大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做完这两个游戏后,我们又开启了成语接龙。我和王子铭一组,两人你一言我一语,接出一个个有趣的成语,车厢里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欢乐的笑声。不知不觉间,两个小时的车程就在欢声笑语中飞逝而过。
终于,我们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洛阳中国国花园。一下车,一阵清新的花香扑鼻而来,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导游姐姐热情地迎接我们,并向我们介绍道:“这里一共有 2582 平方米,有 1200 多个牡丹品种。”听到这个数字,我心中不禁惊叹,如此庞大的牡丹家族,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一睹它们的风采。
走进牡丹园,眼前的景象让我瞬间眼花缭乱。一朵朵牡丹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粉的似霞,白的似雪,数不胜数。它们有的含苞待放,宛如娇羞的少女;有的肆意盛开,展现出无尽的魅力。导游姐姐指着一朵蓝色的牡丹说:“这是月亮蓝,非常珍贵。”接着,她又向我们介绍了一朵名为“明星”的牡丹,它那独特的花型和鲜艳的色彩,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它的辉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朵“青龙卧墨池”,它的花瓣黑中带绿,绿中透着光泽,宛如一条卧在墨池中的青龙,威严而神秘。导游姐姐告诉我们,这些牡丹有的是根据颜色命名,有的是根据培育人命名,还有的是根据形状命名。每一朵牡丹都有它独特的名字和故事,仿佛一个个仙女穿着彩色的衣服坐在枝头,美不胜收。
虽然我没有看到我最喜欢看的“二乔”,但眼前的这些牡丹已经让我陶醉其中。它们不仅以美丽吸引着我,更让我感受到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李商隐曾写道:“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牡丹的华贵与魅力,也让我深刻地认识到,牡丹不仅是一种花卉,更是一种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这次牡丹研学之旅,不仅让我领略了牡丹的绝美风姿,更让我对牡丹的历史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它如同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让我收获满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美好的回忆,继续探索更多未知的领域,去发现更多的美好与奇迹。
城区二小 新华小记者 何彦杰(100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