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网欢迎您!

010-57196018

情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力

“童眼看两会”体验采访之——谜 从查尔斯到大象的时空褶皱

发布时间:2025-04-11 发布者:肖萍萍 浏览次数:6783
分享到:

3月3日清晨,我还在甜美的睡梦中徘徊,突然被一阵轻声呼唤唤醒。原来是李老师来催我起床了。我赶忙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迅速起床、洗漱,然后匆匆吃完早饭。随后,我们在酒店大厅集合,准备乘坐地铁前往北京动物园。

出发前,王老师详细地给我们讲解了行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没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地铁站。第一次乘坐地铁,我心中既兴奋又好奇,满脑子都是关于地铁的问题:地铁为什么叫地铁呢?它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又是谁发明的呢?它为什么能跑得那么快却又如此平稳呢?

原来,地铁的名字源自当年伦敦地铁的宣传画报,标题中的“Underground”一词逐渐成了“伦敦地铁”的代名词。后来,人们便把这种在地下运行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称为地铁。

而世界上第一条地铁是由英国人查尔斯・皮尔逊发明的。19世纪初,查尔斯・皮尔逊出生于伦敦,他是一名律师。当时伦敦的交通纠纷官司占了他接手诉讼案总量的一半以上,于是他认定这“病”得治,而他找到的“药方”就是地铁。他辞掉律师工作,经过三年努力弄出一套地铁可行性方案,并寄给伦敦市政府。经过多年游说,他的想法才得以被接受和实施。1843年,皮尔逊为伦敦市设计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地铁系统,1863年1月,“大都会地区铁路”正式开始营业。

至于地铁为什么能快速平稳地运行,这主要得益于车辆转向架上的两大减振“法宝”。一是空气弹簧,它能像气球一样,通过充气或排气维持车体的高度在标准范围内,还具备减振功能,能提升乘客的乘坐舒适度。二是一系悬挂装置,每节车配备8套一系悬挂装置,每套都包括双圈螺旋钢弹簧和液压减振器,它们能够吸收大部分运行过程中车轮与轨道接触产生的振动和冲击,从而减少车身的晃动与颠簸。此外,检修人员每天对列车以及全线钢轨进行检查和维护,也确保了列车运行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带着这些新奇的知识,我们很快到达了北京动物园。刚一入园,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去看望国宝大熊猫。萌大、萌二等几只熊猫憨态可掬,呆萌极了。有一只大熊猫还卡在了树上,我们叫它,它居然用脚摆了摆,仿佛在回应我们,真是可爱至极!大家纷纷拿出手机拍照,记录下这美好的瞬间。

接着,我们来到了猴山。猴子们灵活敏捷,身手矫健,它们想去哪儿,小手一摆,就能轻松到达。它们在树枝间跳跃嬉戏,有的还调皮地朝游客做鬼脸,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我们围在猴山周围,目不转睛地看着它们的一举一动,仿佛自己也变成了它们的小伙伴。

最后,我们来到了大象馆。这里最大的大象有5.5至8吨重,身高6米,身长5米。站在它们面前,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人类的渺小。在馆中,我了解到大象在同伴死后会绕着尸体一直绕圈,仿佛在祭奠同伴,这让我感受到了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看着它们庞大的身躯和温和的眼神,我不禁对这些温柔的巨兽充满了敬意。

这次北京动物园之旅,不仅让我近距离接触到了各种可爱的动物,还让我对地铁的运行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一天,充满了新奇与快乐,让我久久难忘。


西城小学 新华小记者  王子铭 (1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