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网欢迎您!

010-57196018

文化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

探索哈尼族服饰之美 感受文化交融魅力 | 校园小记者走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06-23 发布者:来源:新华小记者网 浏览次数:9953
分享到:

2024 年 6 月 22 日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三灶实验小学18 名校园新华小记者走进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参观“大山之子—云南哈尼族服饰展”,并参与哈尼文化分享和歌舞乐展演活动,同时进行了现场体验采访和报道。此次活动得到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大力支持,也得益于云南省博物馆及红河州博物馆的精心安排与细心讲解。

  图1.jpg

活动开始,红河州博物馆馆长何松涛从族称的来源、迁徙的历史、建寨安居、农耕技术四个方面为大家分享了“哈尼·大山深处的农耕世界”。随后,红河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丹华老师分享了“哈尼·团结和谐的长街古宴”,并为在场的观众呈上哈尼族人们精心制作的美食。最后,何馆长又为大家分享了“哈尼·热情欢快的音乐歌舞”。紧接着,由红河州博物馆馆长何松涛带领的团队为大家献上了精彩的民族舞蹈、歌唱和乐器演奏等表演,生动展现了哈尼族的文化习俗以及服饰特点背后的传说故事,让小记者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哈尼族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丰收乐作》舞蹈的舞动,把整个分享会推到高潮,小记者们也跟着红河州博物馆的表演者们一起跳跃着…… 

图2.jpg

红河州博物馆馆长何松涛老师分享哈尼农耕世界

 图3.jpg

 红河州博物馆副研究馆员杨丹华老师分享哈尼族长街古宴

  

  图4.jpg

    小记者们共享哈尼族的美食


图5.jpg

 杨雁湄、杨丹华等身着奕车女装表演舞蹈《捉泥鳅》

  图6.jpg

乐器独奏《阿密策》


展演活动结束后,在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精心安排下,小记者们在一楼贵宾室,就他们关心的诸多问题采访了红河州博物馆的何松涛馆长和杨丹华老师。针对“本次展览为何选择在上海举办?”“本次服饰展的亮点和特色是什么?与传统的服装展有何区别?”“哈尼族服饰上的装饰配件有什么寓意?”等等问题,何馆长和杨老师一一进行了详细且耐心的解答。

 图7.jpg

图8.jpg

  

选择在上海开展的主要原因是,上海作为一个国际性城市,不仅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此次哈尼服饰展在上海举办,不仅是两地文化的一次碰撞与融合,更是一次相互学习与借鉴的机会,能让上海观众通过展览近距离感受哈尼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图9.jpg

图10.jpg

 

此次展览的亮点在于,不仅仅是对哈尼族服饰的展示,还包括从最为直观的服饰款型、色彩到细节之处的配饰、绣饰图案,再到服饰制作更换的整个过程等等。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哈尼族虽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但并没有因此丢失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反而将本民族的历史、信仰,身边大自然环境中的美景,生产生活的感悟等等,都凝结在服饰这一独特的载体上,通过各种各样的服饰语言,记录下哈尼族的迁徙历史、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生产技艺等等,记录下哈尼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记载着他们对历史文化以及本民族文化信仰的理解。

采访结束后,小记者们根据何馆长和杨老师的讲解,亲临展品专区,近距离参观了由云南省博物馆和云南红河州博物馆提供的 120 余件展品,涵盖哈尼族各支系的服饰、帽饰、银饰、染织、绣片、挎包、纺织工具和哈尼族代表性农具等。这些展品从“哀牢为家”“取自山野”“古今人神”“民族和谐”四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哈尼族的南迁历史、梯田稻作生态系统、独特的纺织技艺、传统民间宗教信仰和共居一山的民族风情。

此次活动,让新华小记者们开阔了视野,增进了他们对哈尼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多维度地了解了以梯田农耕为核心、崇尚万物有灵、日月随身的哈尼族文化信仰和艰辛的远古族群迁徙历史,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