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网欢迎您!

010-57196018

文化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活动

兰溪市发布全国首套县域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

发布时间:2025-05-13 发布者:吴泽 浏览次数:3245
分享到:

“转圈、坐下、比心”——机器狗在学生们的多重指令下完成一系列动作。5月12日,兰溪市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AI与生活》发布仪式暨教学研讨活动在锦绣育才小学举行。此课程将人工智能教育融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兰溪推进教育数字化、赋能“新质教育”的创新实践。据了解,作为县域研发推进的人工智能教育地方课程,这在全国尚属首例。 

作为国家信息科技课程的补充与延伸,《AI与生活》的创新之处在于“在生活场景中学习AI”从学生生活情入手,通过动手实践和项目化学习,让学生体验人工智能的应用。课程将32个课时分为“图像识别”“数据安全与伦理”等六大单元,各单元都设计了场景化实践项目。在研讨课《机器图像分类》现场,锦绣育才小学五年级学生吴与同分享:“这节课太有趣了!和以往信息技术课不同,我们亲手用摄像头操作,探索如何识别身边的实物。实践中我还发现,白色背景能让识别更准确。”

课程的另一大特色是“跨学科融合”。不同于传统单科教学,该地方课程将数学计算、艺术设计、伦理讨论融入AI学习。学生能在Python编程学习中锻炼算法思维,在兰溪方言语音合成任务中感受技术对文化传承的作用,还能辩论人脸识别技术的利弊。兰溪市教育局研发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这种设计既巩固国家课程知识,又通过地方课程灵活拓展实践维度。  

据悉,兰溪市教育局组建的课程团队,以“科技味、本土味、生活味、有趣味”为导向,历经方案制定、框架设计、学习料编写等关键步骤,经过七轮打磨,完成了从无到有的构建。根据先试点后普及原则,锦绣育才小学、兰花小学等18所学校成为首批试点,试点周期为2025年5月至12月,此课程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将通过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后服务拓展课程等途径实施,由信息科技教师主导教学,推动AI人工智能与各学科教学深度融合,探索AI赋能项目式学习,构建智能开放的教育生态系统

“《AI与生活》课程化研发与实施,是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重要途径,是培养未来新质人才的重要抓手。”兰溪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通过构建特色课程体系筑牢根基、深化教学场景应用提质增效、打造区域教育品牌扩大辐射,在守正创新中探索新质人才培养路径,加快推进兰溪教育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通讯员:吴金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