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网欢迎您!

010-57196018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金华市江滨小学——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感受金华垃圾分类魅力

发布时间:2024-04-08 发布者:wuze 浏览次数:55
分享到:
           在当今世界面临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和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垃圾分类成为了每个人应该关注和参与的重要议题。尤其对于孩子们来说,从小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和习惯更为重要。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未来的生活质量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树立从小保护环境、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意识,日前,金华市江滨小学六年级地同学们组织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多个垃圾分类点和走访环保爷爷曹荣安,让孩子们心中的那颗保护环境的种子更加饱满有生机。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产生各种垃圾。常见的垃圾分类投放点都是这样的。但是你有见过更加高科技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吗?在金东区多湖街道的51号东华家园垃圾分类投放点,这里科技感满满的垃圾投放箱吸引了不少同学的注意。作为金东区较早开展智能化垃圾分类的社区,东华社区就安装了一批设有人脸识别和刷卡系统的智能垃圾投放箱。

垃圾分类怎么分?参与垃圾分类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活动现场,东华社区工作人员姜恒为学生们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并进行现场提问。同学们对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很感兴趣,在姜恒的引导下,大家还体验了一把智能化垃圾分类投放。

“智能回收箱是一种创新的社区治理尝试,在不断提升垃圾分类成效的同时,带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垃圾分类成为一种美好的体验。”姜恒介绍,东华家园的垃圾分类从无到有,设备不断升级,目前小区有6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其中3个投放点已升级为智能化垃圾分类设备4.0版本。

2018年5月,城市垃圾分类工作开始试点以来,经过多年探索,逐步形成了城市垃圾分类“两定四分”模式,真正实现了城乡垃圾分类全覆盖。在金华农村,每家每户的门口都配有两只两色垃圾桶,绿色的标有“易腐垃圾”字样,灰色的标有“其他垃圾”字样。对“可烂”和“不可烂”的垃圾分类,正是“两定四分”模式在实践中的关键。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同学们又前往金东区江东镇六角塘村参观了金华市农村垃圾分类艺术馆,这是全国首个以垃圾分类为主题的艺术展馆。

虽然艺术馆还在改造提升中,但馆内的模型、墙画、宣传标语都向大家展示了垃圾分类的意义和变废为宝的更多可能性。

展馆的进口和出口处分别摆设了多个变废为宝的“垃圾艺术品”,有纽扣做成的花束,饮料罐做成的飞机模型,还有用果壳、筷子、麻绳等废料做成的装饰品。

如何让环保融入生活,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从小做起呢?同学们还前往雷锋纪念馆,向“环保老人”曹荣安爷爷学习他是如何将“低碳环保”在生活中实践的。

曹荣安爷爷告诉我们,他做环保已经有将近40年了,最开始是一张节约用水的邮票触动了他。通过详细了解,曹荣安发现,原来我们的水资源这么匮乏,很多地方的人们连基本日常用水都很困难。”我们是属于身在福中不知福。从那以后看到大家有浪费水资源、浪费粮食、乱扔垃圾什么的,我都会去劝导。“爷爷说。

在曹爷爷看来,低碳环保其实就是少用资源、少产生垃圾、多回收可回收物。现在他都会随身携带一块手帕,很少用纸巾去擦手、擦嘴。洗衣服、洗脸的水也是存着冲马桶。曹爷爷说,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的举动都能为环保做一份贡献。比如打印用双面的,不用一次性用品、随手关灯、做好垃圾分类等。在雷锋纪念馆里,当看到一件件可回收物变废为宝重新被利用,同学们由衷地敬佩曹荣安爷爷。

虽然这里”变废为宝“的用品没有像垃圾分类艺术馆的艺术品一样那么精美,但是每一件原本废弃的可回收物都通过曹爷爷的改造发挥了新的作用。通过与曹爷爷的沟通交流,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低碳生活”,也从他身上看到了环保人士为了环境保护作出的不懈努力。

一路走来,同学们发现曹爷爷坚持的环保行动和江滨小学一直倡导践行的“为垃圾瘦身,为环保减负”,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祖国未来的主人,从自身做起,把低碳环保的理念践行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使命也是责任担当。

 

通讯员:张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