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分命题的安排,全国940多万考生共使用12套语文试卷。今年的语文命题有什么新特点?新变化?考生今后要做哪些素质准备?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为我们做了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你理解了吗?
全国二卷的“一带一路”、安徽卷的亚投行、湖北卷的南水北调……今年高考语文试卷中,社会热点、新闻时事、国家大政等内容很多。
“国家对教育改革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时代任务。”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姜钢说,我们在考查语文基本读写能力基础上,力求把核心价值涵盖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层面有机渗透到试题中去。
推进依法治国,你遵行了吗?
今年全国一卷的作文题选取了5月媒体报道的一个真实事件:湖北一位大四女学生在微博上举报父亲高速路开车打电话。考生阅读相关材料后要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对女儿、父亲、交警或媒体写一封信。
“看到这个材料后,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命题点。”命题专家说,这件事在热闹的背后,其实有深层的价值冲突:中国古代伦理观念中“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的传统与依法治国所要求的尊法守法某些方面存在矛盾。如果考生能够意识到这些问题,并联系到自身的经验和立场,会对依法治国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中华传统文化,你重视了吗?
细心的人会发现,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在古诗文阅读中,既有分析概括、翻译、古诗词鉴赏等传统题型,又有断句、文化素养以及在具体情境中默写名篇名句等新题型。
“对这些内容的考查,能够反映考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积累方面的差异。”命题专家指出,高考语文考查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把握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创新能力培养:你具备了吗?
命题专家介绍说,今年高考语文创设了多角度、多层次的问题情境,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判断,从而得到新发现、找到新规律、提出新结论。例如全国二卷小说阅读《塾师老汪》的试题,要求考生将老汪与孔乙己进行比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生活体验,进行发散思维,得出有创造性的结论。
专家指出,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在向我们走来。在高考命题中凸显创新能力,不仅符合高校人才选拔的核心要求,也是语文时代性、工具性的重要体现。(记者吴晶 刘奕湛)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