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活动是由团北京市委和首都师范大学主办,12355北京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和首师大教育学院心理学系联合承办的。
在活动现场,来自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相关专家针对毕业生备考进行了“不良情绪调节的多重途径及其心理与脑机制”“正念训练在学生压力管理中的应用”“备考期间心理风险学生的早期识别与管理”“心理健康辅导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及“校园心理弹性干预计划——中学生抑郁症状预防性干预指南”5个方面的培训课程。来自北京各区县中学相关方面的老师接受了当天的培训。
“适度的焦虑并不是坏事,考生不要不停地跟焦虑较劲儿。这反而会加重考生的负担,要首先接纳自己。”崔丽霞教授说。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博士生导师罗劲教授提出,在备考压力下,大脑中额叶的监控功能失效,理性思考与“认知重评”可能不起作用,这时候要使用一些更加巧妙的办法,比如用另外一种情绪替代焦虑和思虑等情绪,“我们的研究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悲’可以克‘怒’、‘怒’可以克‘思’。”罗教授说。
据悉,在中、高考期间,12355北京青少年心理与法律服务热线将联合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还会推出中考、高考减压系列公益活动,包括减压沙龙、考生压力来源调研、私人定制一对一心理辅导等。(记者樊未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马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