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风送爽,豆荚飘香。近日,浙江金华汤溪小学东祝校区的校园石榴籽农场里一派热闹景象——伴随着章红鲜校长手中镰刀的起落,一场充满仪式感与实践味的芝麻秋收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全体师生化身 “农耕小能手”,在田间地头体验劳作之辛、收获之喜,让劳动教育的种子在秋日里生根发芽。
“同学们,看这沉甸甸的芝麻荚,是大自然对我们一学期照料的最好回馈!” 活动伊始,芝麻地前的开镰仪式上,章红鲜校长手持镰刀站在整齐列队的学生中间,话语里满是对劳动成果的珍视。她先是细致讲解芝麻成熟的判断标准:“底部褐、顶部微青的植株最适合收割,既能保证产量,又能减少掉粒”,随后亲身示范收割步骤 —— 虎口向下握紧芝麻杆中下部,镰刀朝向根部在离地一拳处向内拉割,割断后轻放植株防掉粒,每一个动作都讲解得清晰到位。“手要握紧,刀要向里,人要注意!” 师生齐声喊出的安全口号,更让劳动安全的意识深植心间。随着校长一声“开镰收割”,秋收大幕正式开启。
田间地头瞬间变身“劳动实践场”。各班级在班主任带领下分区作业,校长与教师们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们收割时的不规范动作。为激发大家的积极性,活动还设置了“比学赶帮”小竞赛:“质量标兵”比拼收割植株的完整性与掉粒量,“捆扎能手”较量 10-15 株芝麻一捆的捆扎速度与整齐度。孩子们一手握杆、一手下镰,动作从生疏到熟练,田间不时传来“你帮我看看这样割对不对”“咱们捆得再紧点”的交流声。收割完毕后,大家将芝麻捆统一运到脱粒区,根朝下、穗朝上立放,等待后续脱粒,每一个环节都透着认真与专注。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当属 “敲响丰收锣鼓” 的传统脱粒环节。硬化地面上铺开巨大的帆布,成了秋收的 “主战场”。校长拿起一捆芝麻,将芝麻荚朝下悬于帆布上方,用小木棍从下往上轻轻敲打,“噼里啪啦”的声响中,黑色芝麻粒如小瀑布般落在帆布上,引得孩子们阵阵惊叹。“这就是祖先们让粮食归仓的智慧,这是丰收的声音!”校长的话让孩子们对传统农耕方式充满好奇。随后的分组脱粒大比拼中,孩子们两人一组协作 —— 一人倒持芝麻捆,一人轻敲脱粒;有的则尝试单人操作,在盆沿轻磕荚部。大家还自发喊起号子,有节奏的敲打声、欢快的笑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独特的“劳动交响曲”。
脱粒结束后,筛芝麻的环节又让孩子们体验了传统农具的妙用。校长亲自演示如何用筛子轻晃,借助风力分离秕籽、碎壳与饱满芝麻粒。当孩子们亲手捧起乌黑发亮的芝麻,看着颗粒分明的果实,闻着淡淡的芝麻清香,脸上都洋溢着掩饰不住的喜悦:“原来一颗芝麻要经过这么多步骤才能收获,太不容易了!”
活动最后,各小组将收获的芝麻集中展示,满满的成果铺满桌面,成了秋日里最亮眼的风景。校长拿起一把芝麻,对孩子们深情总结:“从播下一颗种子,到照料一整季,再到今天满仓的收获,你们的每一滴汗水都没有白费。这就是劳动的价值,希望大家永远记得这份收获的喜悦,懂得珍惜每一份劳动成果。” 随后,师生们共同清理现场,整理工具、回收帆布、堆放芝麻杆,用 “工完场清” 的行动践行劳动精神。
此次芝麻秋收活动,不仅让汤溪小学东祝校区的孩子们体验了传统农耕流程,更在实践中懂得了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的道理。章红鲜校长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校园石榴籽农场,开展更多接地气的劳动教育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收获成长,让劳动之美在校园里绽放光彩。
通讯员:应碧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