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爱国主义教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强化青年学子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8月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星火湘传——资环学院赴湖南实践团”赴宁乡花明楼刘少奇故居开展调研活动,在行走的课堂中感悟思想伟力,锤炼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
铮铮誓言回荡热土,初心如炬照亮前程
在庄严肃穆的刘少奇广场,实践团成员整齐列队,面向刘少奇同志铜像肃立致敬。刘少奇同志的铜像巍然屹立,他目光深邃,仿佛仍在关切着国家的前途与民族的命运。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在团队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言回荡在这片红色热土之上,不仅表达了青年一代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更传递出他们立志传承革命精神、勇担强国使命的坚定决心。
党员在刘少奇广场重温入党誓言
纪念馆中见峥嵘岁月,真理光芒照亮求知之路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实践团成员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研讨式的现场学习。通过详实的历史图片、珍贵的文物史料和生动的影像资料,系统学习了刘少奇同志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奋斗的光辉一生,深刻感悟他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心系群众、廉洁奉公的崇高风范。
在1961年湖南农村调研相关展陈前,团队开展了小型研讨,结合《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倡导的“实事求是”原则,探讨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开展社会调研、如何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队员表示:“作为一名农林高校学子,更要学习革命前辈深入基层、求真务实的作风,将来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专业力量。”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陈列
故居走访感悟清廉作风,赤子情怀浸润青春心灵
踏入刘少奇同志故居,青瓦灰墙、木质楹窗,简朴而宁静的环境让队员们肃然起敬。卧房中一张旧木床、书房里一盏煤油灯、灶台前一方石磨,无不诉说着革命年代艰苦朴素、廉洁自律的生活作风。
队员们细致观察、认真记录,不时低声交流。有同学感慨:“在这样的条件下,刘少奇同志依然心系苍生、笔耕不辍,我们更应珍惜当下优越的学习科研环境,努力成长成才。”还有队员提到,“作为西农学子,“诚朴勇毅”校训与革命家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精神一脉相承,此次走访更深化了我对校训精神的理解。”
实践团成员在刘少奇同志故居前合影留念
实践淬炼强化担当,红色星火代代相传
实践团召开总结交流会,队员们踊跃分享所见所感、所思所悟。大家一致认为,此次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历史追溯,更是一场思想洗礼和信念锻造。
党员代表表示,将把对先烈的缅怀敬仰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在今后的科研学习与社会服务中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团员青年们也立志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夯实专业基础,增强社会责任感,努力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星火湘传”,传的是信仰之火、真理之火、奋斗之火。本次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有效引导青年学子在红色足迹中汲取前行力量,在革命传统中淬炼青春本色,进一步坚定了大家知农爱农、强农兴农的初心使命,展现出新时代西农青年昂扬向上、求真力行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