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网欢迎您!

010-57196018

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新华小记者走进抗战馆:触摸历史,感悟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25-08-14 发布者:肖萍萍 浏览次数:16511
分享到:

2025年8月13日,北京卢沟桥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内,一群身着蓝色马甲的新华小记者正怀着崇敬与好奇,开启一场特殊的“历史对话”。在抗战馆宣传专员徐老师的带领讲解下,他们通过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一段段影像,触摸那段刻骨铭心的民族记忆,感受伟大抗战精神的磅礴力量。

 




走进纪念馆,历史仿佛在眼前“活”起来了,时光的闸门缓缓打开,30098余件文物以及多媒体互动装置,共同构建起一座“历史剧场”。一件件展品如无声的史官,诉说着那段血与火交织的悲壮历史,在孩子们心中激起层层震撼与深思的涟漪。

 



听着徐老师的讲解,孩子们凝视着它们,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战士们手持刀枪,呐喊着冲向敌人,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一张张图片、一个个“故事”,让小记者们深切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也让他们对先烈们的英勇无畏肃然起敬。

 


当徐老师带领小记者们来到南京大屠杀专题展区时,现场的气氛瞬间变得压抑而悲痛。展板上,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映入眼帘:堆积如山的尸体、惊恐无助的眼神、被残忍杀害的百姓……徐老师的声音变得颤抖而低沉:“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后,进行了长达六周的有组织、有计划、有预谋的大屠杀和奸淫、放火、抢劫等血腥暴行。超过30万中国同胞惨遭杀害,无数家庭支离破碎。”

 

小记者们看着这些照片,眼神中充满了惊恐和愤怒。他们的蓝色马甲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醒目,仿佛是和平的象征,与画面中的血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一个个平时活泼好动的小记者,此刻眼睛直直地盯着照片,拳头紧握,嘴唇微微颤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徐老师继续讲述着日军的种种兽行,每一个细节都像一把利刃,刺痛着小记者们的心灵。他们深刻认识到战争的罪恶和侵略者的残暴。他们意识到,和平是多么的珍贵,而维护和平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最令孩子们震撼的,是“5098天抗战巨型照片墙”。由5098张黑白老照片拼成的火炬图案,定格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无数同胞的生死瞬间。徐老师轻声说:“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的破碎,一个民族的抗争。”小记者深刻感触到“一寸山河一寸血’的真实……”

 

走出纪念馆,小记者们的蓝色马甲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他们的心中,装满了对历史的敬畏、对先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次参观,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顾,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抗战精神从未远去,它已化作一粒粒种子,在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他们将带着这份感悟和责任,继续前行,用自己的方式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让和平的阳光永远照耀在中华大地上。 

夕阳西下,卢沟桥的狮子静静守望,而纪念馆外,一群小记者的身影,正成为新时代传承红色基因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