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里藏着一段特别的等待——我成为新华小记者已经270天了。还记得当初面试时,偌大的房间里只有我一个参加面试的同学,那份既紧张又雀跃的心情还清晰如昨,也正因如此,庄严的宣誓仪式被悄悄略过了。原以为这份遗憾会一直留在记忆里,直到今年8月9日,当新一批小记者接过采访本、系好红领巾,穿上“新华蓝”马甲时,王老师笑着朝我招手:“来,一起补上吧。”
国歌骤然响起的那一刻,我和另外10名新伙伴并肩而立,目光齐刷刷投向墙上的国旗。旋律从心底涌到喉头,每一个音符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唱到“前进!前进!前进进!”时,我感觉胸口像有团火在烧,鼻尖竟有些发酸。270天里的画面突然在眼前流转:第一次举着话筒采访同学时的手足无措,妈妈蹲在我身边逐字逐句改稿的耐心,爸爸妈妈风雨无阻接送我参加活动的身影……尤其是上个月暑假特训营结营时,妈妈因为前一晚脚踝扭伤肿得像馒头,却还是一瘸一拐地来参加我的结营仪式,她扶着栏杆一蹦一跳上楼的样子,此刻和国旗的红重叠在一起,烫得我眼眶发热。
“小记者,大课堂,新闻亮点来采访……”熟悉的小记者之歌响起,稚嫩的童声里藏着大大的志向。歌声落定,魏钰霏同学站到队伍最前面,声音洪亮:“新华小记者宣誓!”
我挺直脊背,将右手郑重举过头顶,掌心的温度仿佛能透过空气触到国旗的光芒。“我是新时代的阳光少年,我在国旗下庄严宣誓……”每一个字都像钉子,稳稳砸进我的心里。“传承新华红色基因”“共筑多彩中国梦”,这些曾经出现在课本里的句子,此刻因为亲口说出而有了血肉——原来这就是我们肩上的分量,是穿过时光传来的期待。
宣誓结束后,右手放下时竟有些微酸。我望着身边新伙伴们亮晶晶的眼睛,突然明白这份“迟来”的意义:它让我用270天的成长做铺垫,更懂了誓词里的每一份责任。心里有个声音越来越清晰:往后的日子,要带着这份庄严继续向前——好好写字,把看到的温暖记下来;勇敢提问,把听到的故事传出去。不辜负胸前的小记者徽章,不辜负爸爸妈妈的辛苦陪伴和眼角的笑意,更不辜负今天,对着国旗许下的诺言。
新华小记者闫欣怡(1000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