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末的微风裹挟着料峭寒意掠过球场,却吹不灭少年们眼中跳动的火焰。第五届“校长杯”揭幕战前夕,教室里炸开了锅:有人攥着揉皱的战术图反复摩挲,有人对着墙练习射门时踢飞了整盒水彩笔,连平日最闹腾的淘气包也趴在课桌上,用铅笔尖在草稿纸上画满歪歪扭扭的加油符号。
首战对阵七班的哨声响起时,白云在蓝天上舒卷成浪花。少年们的钉鞋飞快地踏过草皮,溅起的灰尘被阳光揉成金纱。当王梓的凌空抽射划出一道完美的弧线坠入网窝时,场边的我们炸开的欢呼声惊飞了栖息在树上的麻雀。
命运却在我们与一班的交锋中露出了狰狞面孔。裁判吹响终场哨的那一刻,比分牌凝固成刺眼的“0:1”。看着我们垂头丧气的模样,小熊老师将原有的美术课改为让我们以写信的方式倾诉内心的波澜。笔尖悬在信纸上方迟迟不敢落下,同学们窸窣的讨论声像无数根银针扎进心里——原来我们输掉的不是比分,而是一颗颗赤诚之心碰撞时的火星。或许就像李老师说的,每个丢球都是成长的任意球,我们从去年的0:10到今年的0:1,何尝不是一种胜利?
“真正的胜利,是把拼搏的姿态刻进骨子里。”这句话像蒲公英种子飘落在我的心里。我终于懂得:青春这场漫长的赛事里,重要的从来不是终点的那块奖牌,而是落后时此起彼伏的呐喊,更是即便明知会输,也要把每一寸绿茵场变成发光战场的倔强。
新华小记者 魏钰霏(100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