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华市西苑小学四年级的同学们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实践活动。他们以“植物的种子”为主题,化身“自然收藏家”深入山林采集种子,或变身“创意艺术家”将种子化作蛇年祥瑞、国漫经典,在科学与艺术的碰撞中呈现了一场充满童趣与智慧的成果展。
种子山河:五谷丹青绘神州
有的学生以黄豆、绿豆、红豆、糯米、小米等种子画出祖国的大好河山。当种子版中国地图呈现在眼前时,祖国的各个地区皆在五谷肌理间跃动,引得我们连呼“每一粒都是山河密码”。
山川寻种:长白山种子开启科学探索
为了探寻种子的奥秘,有的学生利用假期前往长白山,在家长指导下开展种子采集实践。孩子们用密封袋仔细收集榛子、橡胶树种子、印加果种子,并制作成标本册。科学褚老师表示,实地观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种子传播的多样性,许多家庭还将采集过程拍成照片,成为生动的科学探究案例。
种子艺术:传统生肖邂逅国潮IP
在创意制作环节,学生们以种子为颜料、白胶为画笔,在卡纸上勾勒出千姿百态的“种子画卷”。适逢蛇年,有的孩子用绿豆拼出盘踞的灵蛇,红豆点晴;有的用葵花籽拼出英姿飒爽的祥龙;有的将谷类排列成“五谷丰登”图。而融合《哪吒》元素的作品更显巧思:芝麻、小米与糯米拼贴的哪吒脚踏红豆风火轮,红豆还化身混天绫随风飘扬,还有小米拼成的火尖枪,令师生赞叹不已。
跨界育人:从自然认知到文化传承
“没想到孩子们能赋予种子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科学老师们感慨。通过种子种类标注、创作思路解析,展现科学知识与艺术表达的融合。家长代表孔女士表示:“孩子为找种子翻遍爬上长白山,这种主动探究的精神比成品更珍贵。”
正如教育专家所言,当孩子们的手掌既触碰过大山的种子,又创造出现代的图腾,科学与人文的种子便在他们心中共同扎下了根。这场实践作业,正是“五育融合”的鲜活写照。
通讯员:王妙佳